清朝十二个皇帝没有一个是昏君 清朝最后为何还是灭亡了

  還不知道:清朝滅亡的讀者,下面 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,接著往下看吧~清朝十二個皇帝,沒有一個昏君,為何清王朝還是走向瞭滅亡?

  前言

  縱觀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興衰史,可以發現,一個起初再怎麼強大的王朝都會因為昏君而走上陌路,自此改朝換代。

  然凡事都有例外,作為封建王朝的頂峰——清朝卻在它三百年歷史中無一昏君,隻不過,清朝雖沒有昏君,卻也沒有逃出滅亡的命運。

[標簽:標題]

  努爾哈赤打江山

  明代對女真一族實行“以夷制夷”、“分而治之”的統治政策,各部落的的女真人由各自部族的首領和酋長代明王朝進行統治。到瞭明代末期,這些分佈在東北一帶的女真人大致形成瞭三個部落——建州女真、海西女真以及野人女真。這三個女真部落常年出於混戰之中,都想吞並對方,壯大自身。

  盡管連年紛爭不斷,但是女真仍然未被統一。到瞭1583年,有一個24歲的少年憑借祖父與父親饋贈的13副盔甲起兵,統一瞭建州女真各部,成為建州女真首領。後來,經過三十餘年征伐,在1616年,他又統一女真各大部族,建立大金,也就是最初的清朝。

  此人便是愛新覺羅·努爾哈赤。在建立大金兩年後,努爾哈赤不願再將霸業局限在女真諸部族中,而是將目光放在瞭中原之主大明王朝身上,遂起兵反明。

  努爾哈赤不斷對明朝邊境發動攻擊。在薩爾滸之戰中,他采取集中兵力、各個擊破的軍事策略,大敗明軍,勢力進入遼河流域;在相繼攻克沈陽、遼陽和遼河以東七十餘城後,努爾哈赤已經占領瞭遼東大部地區。

  可惜的是,皇圖霸業正開墾不到一半,還未入主中原,努爾哈赤便溘然長逝。1626年,努爾哈赤逝世後,其子皇太極登基為帝,改國號為大清。

  皇太極繼承先帝遺志,勢必要帶領大清入主中原,統一全國。為此,他著實下瞭不少功夫。

  從努爾哈赤的失敗中吸取瞭教訓,皇太極知道決不能再對漢人采取屠殺政策,那樣隻會將人心越推越遠。於是,皇太極大力推行漢化政策,極為重視後金民族與漢族之間的關系。果然,皇太極在民族關系上的改革使他得到瞭部分漢人的支持,並且日漸成為民心所向,為大清日後奪取中原奠定瞭基礎。

  隻可惜他也沒能等到大清入主中原便去世瞭。

  康乾盛世

  皇太極之後便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順治帝。這位皇帝隻活瞭23年,在位時間卻有17年。在順治帝時期,在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的幫助下,他成功率軍入關,還消滅瞭李自成、張獻忠、南明等強敵,成為清王朝第一位入主中原的皇帝。

  順治之後,清王朝便迎來瞭其高光時期——康乾盛世。

  董鄂妃香消玉殞後,順治帝無心紅塵,便將皇位禪讓給瞭兒子玄燁,自己遁入瞭空門。於是,大清國至高無上的權柄交接給瞭年僅8歲的玄燁手上。

[標簽:標題]

  8歲孩童豈能鬥得過一個個“人精”。玄燁即位後,大權旁落在瞭輔政大臣鰲拜手中。此時的玄燁雖身為九五之尊,但有名無權,哪有反抗的餘地。但不愧是後來的康熙大帝,在短短六年後,尚且14歲的玄燁便設計擒拿瞭鰲拜,收回瞭皇權。

  隨後,玄燁平定三藩之亂,將殘餘明朝勢力打得毫無還手之力;親征噶爾丹,平定屢屢進犯的蒙古不臣勢力;教訓進犯的沙俄勢力,打得他們乖乖回到自己地盤不敢再犯;任命施瑯收復瞭臺灣。

  可以說,在康熙這一代,清王朝進入瞭巔峰期,康乾盛世也由此開創。

  康熙之後,雍正成為清王朝的第五位皇帝。

  康熙膝下子嗣眾多,眾兄弟為瞭爭奪皇位也是上演瞭好些骨肉相殘的戲碼,而“九子奪嫡”的最終贏傢隻有一人,即皇四子胤禛。

  這位清始宗雍正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,在位十三年,批過的奏折高達4萬多卷,批語更是多達1000萬字,如此勤政實在少見。他在位期間,大力改革吏治,嚴查貪污腐敗,充盈國庫,為康乾盛世起到瞭承上啟下的作用。

  雍正駕崩後,公元1736年,清高宗乾隆帝登上帝位。憑借爺爺和父親奠定的基礎,乾隆也開創瞭大清朝的一大盛世。

  乾隆平定準噶爾以及大小和卓叛亂,統一西域,命名為“新疆”,維護瞭領土統一,在乾隆二十四年,清朝的版圖擴展到1380萬平方公裡,創歷代記錄;大清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一,當時的清朝不僅是世界貿易中心,在世界經濟中也占有支配地位。

  在文化上,乾隆還主持修訂瞭《四庫全書》,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字數最多的一本書,共八萬卷,九億九千七百萬字。此書包羅宏富,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產總匯,它的編撰成功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創舉。

  不可否認,乾隆治理下的大清王朝確實是對得起康乾盛世這個名號,清王朝已經走上瞭它人生中的巔峰。但晚年的乾隆不復盛年英明,可謂是驕奢淫逸,還縱容一代奸臣和珅貪污,使得國庫空虛。

  好在嘉慶帝繼位後立馬處置瞭和珅,收繳其財物充盈國庫,使國庫重回富餘,緩解瞭大清的傾頹之勢。

[標簽:標題]

  盛極必衰

  在大清王朝在乾隆手中呈一片盛世之時,海外的一些國傢也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。工業革命影響下,西方國傢已漸漸崛起,世界力量格局正在悄然變化。

  然而乾隆卻並沒有認識到這一世界大勢,在各個國傢你來我往,交流得如火如荼之時,選擇瞭閉關鎖國,導致大清一步步被西方國傢彎道超車。

  幸運的是,乾隆和他兒子嘉慶帝都不用面對此種局面,第一個處理這個爛攤子的人是乾隆的孫子道光帝,他應是對由盛轉衰的清朝感受最深的人。

[標簽:標題]

  1820年,道光帝即位。不同於乾隆喜愛奢靡享受,道光帝極為節儉。鴉片戰爭時期,道光帝為瞭節省開支支持前方禁煙,龍袍都打瞭補丁一穿再穿,宮中幾萬人的用度一年僅開支20萬兩,就連一國之母的皇後過壽,都隻是用打鹵面待客。

  雖然鴉片戰爭失敗瞭,清朝割地賠款無能至極,但這能完全歸咎於道光帝的昏聵無能嗎?顯然是不合理的,道光帝雖不能把即將傾倒的大清扶起來,但也為此勤儉至極,付出頗多,肯定算不得是昏君。

  道光帝之後,1851年,咸豐帝繼位。咸豐帝要處理的麻煩比之道光帝有過之而無不及。先看內憂,面對太平天國起義,他重用曾國藩、李鴻章等人,平定瞭這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運動。再看外患,西方列強對大清虎視眈眈,發動瞭第二次鴉片戰爭,大清再一次慘敗。於是,想要重振大清的咸豐帝大受打擊,被氣死在瞭熱河。

  1861年,同治帝登基。同治帝是大有抱負之人,他重用李鴻章等人開展洋務運動,以求“師夷長技以制夷”,然隨著甲午海戰中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,洋務運動宣告破產,清朝崛起的美夢再一次幻滅。

[標簽:標題]

  同治之後便是著名的傀儡皇帝光緒帝,他懷有改變大清的決心和重復大清偉業的雄心,大力支持康有為等人實行變法,但變法不過百日便被慈禧腰斬,戊戌六君子死的死逃的逃,後來光緒更是被慈禧軟禁至死。

  光緒去世後,在1908年,大清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登基。溥儀3歲即位,無力控制朝政,實際上,溥儀一生都未曾真正擁有過皇帝的權力,如此,又何從挽救大清呢?

  1912年,隆裕太後代替溥儀在退位詔書上簽字,從此大清滅亡。

  想必在大多數人眼中,清朝的滅亡都歸咎於末代帝王們的昏聵,但細細梳理之後,可以發現,清朝歷史上的這十二位帝王沒有一位算得上是昏君,其中甚至有不少明君。而即使無一昏君,為何清王朝還是走上瞭陌路?

  這就要緣於時代大勢瞭。清王朝沉疴已久,積病繁多,早已經跟不上世界大勢,這樣的國傢註定是要被時代淘汰的。因此,明君也好,昏君也罷,時代要你亡,哪有僅憑一人就逆天改命的道理?

[標簽:標題]

  結語

  曾經“天朝上國”無上風光的清王朝沒落至消亡,令人唏噓的同時不由使人警醒,若剛愎自用、故步自封,輝煌再大也是守不住的,因而我們要“開眼看世界”,跟上時代潮流,不被時代拋棄。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